泳池消毒有哪些方式 |
点击次数:1668 更新时间:2019-08-01 |
夏季来临,全国各地将被高温席卷,在这样的天气下,能够不出汗还凉快的活动就是游泳啦!可是因为游泳带来的争议也越来越多,譬如,游泳池浓重的消毒水味,会不会给健康带来伤害?或者消毒不,会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,甚至微博上还流传着,游泳会带来乙肝、艾滋、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风险。 事实上,游泳池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,各国对游泳池的水质标准均有严格的规定,我国针对泳池已制定颁发了《游泳场所卫生标准》GB9667-1996和《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》两个相关行业标准。
目前国内对外开放的正规游泳池,池水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,所以,很多人关心的“泳池中能不能传染性病”等问题,答案是基本不能。
那么游泳池如何消毒水质更好呢? 游泳池水消毒主要是杀灭池水中的致病菌,去除溶解在水中看不见的杂质(如皮肤代谢物、汗液、尿液、护肤品、化妆品等),保护游泳者的身体健康:即在对循环水进行净化的同时通过化学方法(即氯化作用、氧化作用)或物理方法(即紫外线UV照射)来杀灭病菌、微生物。
目前泳池的消毒方法主要有: 一、氯化消毒。常见消毒剂有氯、次氯酸钠、氯片等。 杀菌效果好,有持续消毒功能,但是容易产生气味并对眼睛、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;会腐蚀池子的结构、设备和管道。氯化消毒操作管理水平要求高,否则会发生事故。虽然初次设备投资较低但是年营运成本超过七十万左右。
二、臭氧消毒。臭氧能迅速杀灭扩散在水中的细菌,芽孢、病毒,并能破坏水中有机物,改善水的物理性质和器官感觉,进行脱色和去臭作用,使水呈蔚蓝色,而又不改变水的自然性质。臭氧不易溶于水中,且不稳定。它无持续消毒 功能,故应设置氯消毒与其配合使用。臭氧消毒设备,占地面积大,耗电量大,易分解;臭氧有毒性,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,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,且初次投入成本*,加上运营费用可能高达百万。
三、紫外线消毒率杀菌。对细菌、病毒的杀菌效用一般在一至二秒即可达到99%-99.9%的杀菌率。紫外线杀菌的广谱性是非常高的,它对几乎所有的细菌、病毒都能率杀灭。紫外线消毒器无二次污染,不改变水中任何成分;运行安全、可靠: 传统的消毒技术如采用氯化物或臭氧,其消毒剂本身就是属于剧毒、易燃的物质,而紫外线消毒系统不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。设备占地小,构筑物要求简单,无需人员管理,因此总投资较少。在运行方面成本也较低,在千吨水处理量水平,它的成本只是氯消毒的1/2。
|